发布时间:
2015-05-30 00:02
信息来源:
通辽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分享到:
一、任务目标
2015年,新增2万吨赤藓糖醇、1万吨零卡糖、3万吨黄原胶的产能,新增玉米生物产业链5条、玉米生物产品30个,实现产值420亿元、同比增长10%、占工业总产值的14%。全年实施重点项目15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亿元。培育产值超亿元企业21户、超10亿元企业6户、超50亿元企业1户。
二、主要措施
(一)优化产业发展环境。一是将梅花生物、玉王生物、万顺达淀粉等符合条件的企业纳入大用户直供电范围,争取完成2户以上,落实交易电量10亿度以上。二是对玉米生物科技企业重点产品、原材料铁路运输优先装车和发运,公路运输开辟 “绿色通道”。三是优先为玉米精深加工企业提供贷款支持,确保贷款总额达到1亿元以上。
(二)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一是不再引进建设单纯玉米淀粉生产项目和糠醛项目,严格控制酒精和玉米生产能力30万吨以下、绝干收率98%以下的淀粉湿法生产线等国家控制类产品项目。二是推进玉米深加工向酸、糖、醇、胶、药等高端方向发展,2015年在现有淀粉、变性淀粉、酒精、味精、氨基酸、葡萄糖酸钠、玉米油、饲料等8条产业链的基础上,新增海藻多糖、土霉素碱、黄原胶、麦芽糊精等4条产业链、30个产品,淀粉就地转化率由原来的53%提高到60%以上。年内科尔沁区、开鲁县要各引进玉米深加工项目8个以上。三是推进玉米全株全产业链建设,新增玉米秸秆-羧甲基纤维素钠1条产业链。年内南部四旗要各引进玉米秸秆、玉米芯生物转化类项目1-2个。四是对梅花生物1000吨海藻多糖、600吨色氨酸、医药用小氨基酸、蛋氨酸、茶氨酸等15个重点项目实施全程跟进、专项推进,确保年底前全部建成投产。
(三)提升产业创新能力。一是鼓励和支持玉米生物科技企业建立技术中心、开展产学研科技创新活动和技术改造、工艺创新等项目申报,确保梅花生物成功申报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二是深化与北京化工大学等科研院所合作,年内完成2项以上食品类或医药类高端氨基酸新技术成果转化应用。三是列入市级科研计划项目的企业,由所在旗县财政给予配套资金支持;列入自治区级科研计划项目的企业,由市财政给予配套资金支持。
(四)强化原料应急保障。一是将符合条件的重点玉米精深加工企业纳入国家临时存储玉米收储库点行列,承储部分国家临时储备任务。二是增加梅花生物、玉王生物、利牛生物、万顺达等企业地储粮指标额度,扩大补贴范围。三是协调申请市内国家临时储备粮食适时出库,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销售给本市企业,并对玉米加工企业收购霉粒超标玉米给予一定补贴。